細胞培養(yǎng)中常見的“顆粒"可分為胞內和胞外兩種,很多小伙伴因為不清除這些“顆粒"的來源,害怕污染而將細胞丟棄,不僅浪費心力,還耽誤實驗進度,接下來我們逐步分析這些“顆粒"產生的原因。
1、細菌或真菌污染
真菌污染相對來說比較好鑒別,一般肉眼可見培養(yǎng)基上層漂浮的霉斑或顯微鏡下可見菌體,細菌的菌體相對較小,顯微鏡下呈棒狀、球狀或者桿狀,由于細菌增值產生酸性物質,短期內培養(yǎng)基變黃,渾濁,細沙狀沉淀。
2、細胞碎片
消化不當或者PH、滲透壓、溫度的變動可能引起細胞死亡,產生碎片。
3、凋亡小體
程序性死亡細胞的核DNA在核小體連接處斷裂成核小體片段,形成濃縮的染色質塊。隨著染色質不斷聚集,核膜在核孔處斷裂,形成核碎片。同時由于不斷脫水,細胞質不斷濃縮,細胞體積減小。整個細胞通過發(fā)芽、起泡等方式形成一個球形的突起,并在其根部絞窄而脫落形成一些大小不等,內含胞質、細胞器及核碎片的小體稱為凋亡小體。
4、支原體集落
支原體無細胞壁,直徑為0.1-0.3μm,且形態(tài)易變,極易通過除菌過濾器,單個的支原體無法顯微鏡觀察,目前已知的主要污染源是動物血清、胰yi酶和已污染培養(yǎng)物的氣溶膠。來源廣泛、不易過濾、難以觀察,給細胞培養(yǎng)帶來了極大隱患。單個的支原體無法從顯微鏡下觀察,支原體集落卻可以被捕捉到。
5、黑膠蟲
談到黑膠蟲,大家應該都對他神秘的“身世"有印象,目前多數(shù)黑膠蟲被鑒定為細菌,黑膠蟲最ming顯的特征是運動,但是這里遠慕要提醒大家,支原體集落,可能也會出現(xiàn)運動的現(xiàn)象。
6、血清中的物質
血清反復凍融或者經過滅活后,可能會產生“小黑點",此外不要認為會增多的一定是微生物污染,血清質量不好,影響細胞生長,衰老細胞增多形成細胞碎片,也會呈現(xiàn)細胞長勢不佳,黑點增多的現(xiàn)象。
經過分析,許多老師肯定又覺得混亂,細胞培養(yǎng)遇到“顆粒"到底如何應對?
首先,如果是微生物污染,不重要或者可替代的細胞,我們都建議丟棄,并排查污染來源,被污染的試劑也要丟棄,并且對使用的儀器和環(huán)境進行除菌,比較重要的細胞,可以用含抗生素的緩沖液清洗過后,使用含較高濃度雙抗或三抗培養(yǎng),嘗試消除,對于支原體和黑膠蟲污染,使用相應的支原體清除劑和黑膠蟲清除劑進行處理。
其他情況我們建議優(yōu)先排查血清質量,特別是更換血清批次的,選擇質量好的血清也是細胞培養(yǎng)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,除非實驗特殊要求,其他情況下,不建議對血清進行滅活處理。而細胞正常凋亡產生的碎片,可以低俗離心分離完整細胞和細胞碎片,參考條件為300-500rpm 3min,根據(jù)實際情況進行調整,可以用緩沖液清洗幾次。
最后需要注意的是某些細胞正常培養(yǎng)過程中會出現(xiàn)一些“顆粒"物質,屬于正常現(xiàn)象,小伙伴們一定要多查閱資料,熟悉培養(yǎng)細胞的特性。